菩提心旅

知足感恩天地寬

法平(袁萍)

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國內的物質條件比較差。那時候吃什麼都要憑票,而且每張票的量也很少,根本不能放開吃。糧店每月供應的糧食百分之八十都是粗糧,平常也沒什麼零食可吃。對家庭人口多的或男孩兒多的,這些口糧根本不夠吃,還得經常買私糧。儘管這樣,對那時的我來說,從沒感覺苦,反而覺得很快樂。這是因為跟舊社會比起來,不知要好多少倍,一天不愁吃,不愁穿,不僅能上學受教育,還能天天和小夥伴一塊玩耍。那時候年齡小,也不會想那麼多,所以覺得非常幸福和滿足。

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,生活越來越富裕了,但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加大了。有些人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錢,儘快地富起來,不惜鋌而走險去偷、去搶,還有的甚至去搶銀行,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由於人們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,因而煩惱也就愈來愈多,這樣永遠也沒有滿足,自然生活也不會稱心如意。要想讓生活變得好,變得安定,就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。

《佛遺教經》告訴我們:「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隱之處。」想擺脫苦惱,必須用智慧來改變自己的身心,能夠掌握當下這念心,在這念心上去體悟;這念心時時刻刻能作主,如如不動,了了分明,不生不滅的這念心,就可以超越時間、空間,朝這個方向去努力,處處自在,是真正的富貴。

那麼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就要把佛法落實在其中。正如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所說:「人之所以有煩惱,原因在於無法知足。如果常常存著一種感恩的心,用這種心念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,時時都會感到愉快和滿足。」

我對現在的生活挺滿足的,也挺知足的。雖然疫情期間大多要呆在家裡,但也沒有感到無聊,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去修行學佛。不僅可以每天按時誦經、打坐、禮佛,每周還能在線上聽主持法師講課。之後每天再做做家務,鍛煉鍛煉身體,偶爾和同修出去幹幹活。因此感到生活過得很充實,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,心總是飄忽不定,老想著回國。

自從學佛以後,慢慢的心安定下來了,覺著在這兒也挺不錯。我現在能有這樣的變化,離不開師父們的教導和師兄們的扶持以及家人們的理解。在這裡我要大聲對您們說:「感謝師父們的無私奉獻和諄諄教誨!感謝師兄們的真誠説明!感謝家人們的大力支援!」

我決心在今後的日子裡,努力地做好人、做好事,不僅要常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還要時時刻刻反省檢討自己,做到嚴於律己,寬以待人,知足常樂,爭取做一個心胸寬廣、知恩、報恩、感恩的人。

EN
Scroll to Top